鼓勵比表揚會更好


發布時間:

2023-02-03

這裏我就講講鼓勵和表揚的區別:鼓勵是過程,表揚是結果,鼓勵是行為,表揚是看到有了正確的結果給予肯定。比如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每天辛苦的早出晚歸跑客戶,這時候還沒有出業績,就不能表揚,要給予鼓勵,鼓勵其認真負責的過程,在工作成果最終展現的時候,一定給予表揚。

鼓勵比表揚會更好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朋友問:如何讓孩子學習更積極?如何讓孩子不斷進步?我回答:多鼓勵,多表揚。他說:我天天表揚孩子,都快吹到天上了,結果發現越表揚越懶了,很困惑,向你請教。

  考慮到這個問題很有普遍性,這裏我就講講鼓勵和表揚的區別:鼓勵是過程,表揚是結果,鼓勵是行為,表揚是看到有了正確的結果給予肯定。比如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每天辛苦的早出晚歸跑客戶,這時候還沒有出業績,就不能表揚,要給予鼓勵,鼓勵其認真負責的過程,在工作成果最終展現的時候,一定給予表揚。

  曆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心理學家做過相同實驗,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叫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裏,她和她的團隊專門在研究表揚肯定方法的差異對孩子的影響程度。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幾百名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中,她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係列智力拚圖任務。

  第一組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表揚的話。比如,“你在拚圖方麵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的是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結果發現,在第二輪完成較難任務的時候,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少部分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大部分則選擇了簡單的任務在後麵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現,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麽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成績好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
  通過多輪測試研究人員發現:受到肯定其努力的孩子整體成績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且願意承擔更多有難度的任務;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而且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  

  總之,表揚過多讓人脆弱,鼓勵更多在培養其進取意識。
  因此,在對待孩子表現的時候,盡量少表揚,多鼓勵。因為表揚是誇獎其天分,鼓勵則是誇獎其有進步的行為,盡量不要肯定其本身的既有優勢,比如以下的話少說:你真厲害,你是最聰明的、反映最快的等等,而應該多說:今天比昨天多學習了點,有進步,真棒!這個題目你動腦筋了等等。
以上建議也可讓管理者思考:茄子APP下载每天在和員工打交道的時候,你是吹捧員工無效的行為多一點還是鼓勵員工正確的成長努力更多一點呢?

網站地圖